2024乙年常年期第14主日彌撒講道

沒有人喜歡被拒絕,無論是在家裏、在職場上,還是在社交活動當中。拒絕常常會讓我們受到傷害,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足或不值。

從今天的福音當中我們知道,連耶穌自己也被衪家鄉的人民給拒絕了。他們對耶穌在會堂裡的教導感到驚訝,然而他們都認為他們十分認識耶穌,也清楚衪的底細。衪是瑪利亞的兒子,繼承了若瑟的衣缽,是一個木匠,他們也知道衪的家庭和親戚。然而,他們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根深柢固的偏見卻使他們的眼盲心閉。最終,他們拒絕了這位真人、真天主的耶穌。

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當中多少都曾經歷過各種不同的拒絕。然而,今天讀經的主要重點不是要我們批評或者討論,遭受拒絕所帶給我們的壞處和影響,而是反省,當我們在遭受到拒絕的時候,應該如何健康的應對這些迎面而來的拒絕。

首先,我們需要自覺。意識到我們真實的感受。我們不需要否認因為受到拒絕所產生的情緒:譬如悲傷、憤怒、沮喪和失望等等。福音中耶穌的詫異就是衪當時的感受。

其次,我們需要尋求天主的旨意。藉由祈禱和讀經,讓天主的話語撫慰我們的靈魂,並隨著衪的指引而行動。

今天的讀經二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實例。聖保祿談到了一根刺,是撒旦的使者用來折磨他的,並防止他變得過於高舉自己。保祿祈求天主拿走這根刺,可是他的請求卻被拒絕了。想必當時他一定經歷了許多的折磨。但是為了基督的緣故,他卻能安然的處於軟弱、侮辱、艱難、迫害和困難當中。這些正是因為聖保祿明白了天主的指引:「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

再來,我們需要用更寬廣的角度來反省。我們不應該將自己陷入情緒的角落,自憐自艾。我們應該試著從現實的生活背景下更開闊的去理解這樣的「拒絕」。有時,看似挫折的「拒絕」,事實上是在讓我們朝著更好的方向重新定位。

舊約中若瑟的故事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它充滿了拒絕、堅韌、信仰和救贖的主題。它記載在《創世紀》37至50章當中。

若瑟是雅各伯最寵愛的兒子,他的兄弟們清楚地看到了這樣的偏心。若瑟還把預示著他將來會統治他家族的夢境告訴他的兄弟,這激起了他們的嫉妒和憎恨。因此,若瑟遭受了自己的兄弟們的拒絕,被賣到埃及當奴隸,後來他在埃及又被不公正地囚禁。他的生活似乎充滿了被拒絕和不公平的待遇。然而,若瑟從未失去對天主的信心。他在困難的環境中繼續盡力,最終,天主提升了他到一個極具權力和影響力的位置。

若瑟的故事教導我們,受到拒絕或挫折並不能夠決定我們的價值或未來。

另外,我們需要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我們可以靜心的看一看,被拒絕的經驗能夠讓我們學到什麼。當我們能夠把它轉化成建設性的動力,它就可以成為一種使我們成長的寶貴工具。

反思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中有一些人可能從不健康的家庭中長大,或者當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並沒有受到父母或親戚的歡迎。然而,我們絕不能低估我們過去的經歷。它們就像若瑟的經歷一樣,可以成為天主對我們的生命有著更遠大的計劃的一部分。當我們面對被拒絕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其視為成長、學習和信任天主的機會。

親愛的姐妹和兄弟們,讓我們保持積極和堅持的態度,因為它們是克服障礙的關鍵。不要讓拒絕阻礙我們往前行走的目標。讓我們記住,耶穌在他的家鄉納匝肋的經驗,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由別人接受、不接受來決定的。耶穌沒有讓別人的拒絕來阻止他的傳教使命,他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下,仍然繼續的治癒那些願意接受他信息的人。 最後,我們需要信賴天主的計劃。相信天主為我們的生命制定了一個任何拒絕都不能阻擋的更偉大的計劃。相信衪正在引導著我們走向我們人生最美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