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第七屆總團大會主題定調 – 胡僑榮

歡喜的回應主的召喚

   *   *   *

復活以後,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三次問伯多祿;「你愛我嗎?」,把教會託付給他「你餵養我的羊群」,預告了他日後艱苦的旅途與死亡,然後對他說;「跟隨我吧!」

                      ─ 若 21:15-19 

   *   *   *

依納爵讓方濟各知道,葡萄牙國王要求耶穌會士前往印度,對他說:「這是你的工作!」,方濟各回答:「既然如此,我這就出發!」。方濟各就此踏上旅途,好望角、印度、摩鹿加、日本、上川島…總共將近十萬公里。

 ─ Dhotel S.J.《依納爵這個人》,光啟20758, p.127

  1. 總團大會的主題,第五屆是「追隨正義基督,服務今日中國」,第六屆是「我要用我的生命傳揚福音─ 起而行」,闡明了我們服務團「建國」「興教」的目標與理想,下一步應該是更落實到「怎麼做」。
  2. 基督服務團是一個有特殊聖寵的團體,奉獻入團、擔任職務、接受派遣工作都是由於恩寵,不是社交應酬,也不是閒暇義工,有著相當莊嚴神聖的意義,但是為了避免與獻身神職的「聖召」混淆,造成誤會,所以選用「主的召喚」。
  3. 「志業」「使命」「挑戰」「派遣」…都含有回應、受命、獻身…的意義,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只看您觀察的角度如何而已,如果相信這是天主對我的要求,「召喚」、「派遣」、「使命」…都可以用,如果從自己情願的接受與承擔來看,「志業」、「受命」、「獻身」…描述的比較貼切,如果從任務的艱鉅、內心承受的壓力來說,「挑戰」、「考驗」…應該是恰當的形容。但是「回應」比接受有更多積極、自主、主動的意味。
  4. 追隨基督當然是一條不易走的路,但是既然誠心委順服從、毫不勉強、心甘情願,就不必愁眉苦臉,或是慷慨激昂,「欣然」太過文質彬彬,「愉悅」也不夠熱情,「歡喜」才足以表現伯多祿那種,「是主」馬上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裡的積極。在當今愁苦萬端的世界裡,只有滿心歡喜為主做工的人,才能夠撫平受傷者的心靈,帶給人面對明天的勇氣。
  5. 這麼多年來,「服務」已經不是服務團獨有的理念了,其他的宗教、社會、政治團體…都把它當作一個理想與目標,剛剛去世的聖嚴也講「生命的意義在於服務、生活的目的在於奉獻」,我們必須對這個理念深入的探討如何落實、具體化,才能避免落入空泛與浮表。
  6. 過去我們固然有些許成果,但是衡量我們這麼大的願望,這麼甘願奉獻的赤誠,這些成就卻又顯得太少,今天天主教相對其他許多宗教的逐漸式微、服務團成員的老化與傳承的問題、我們與別人的合作互動的方法是不是真的能達到我們「福傳」的目的、對環保、地球、道德、經濟…我們如何面對及幫助別人….不正是時代對我們的挑戰?考驗我們對天主的愛是口頭上的,還是生活裡的、行動上的?不正是基督對我們的「召喚」 ─ 「來!管理我的羊群」、「來!幫助我,照顧您最小的兄弟」?…聽從召喚緊跟著就是面對考驗,敢於面對考驗才是真正的回應「主的召喚」,不過更重要的是要「快樂的」承擔。

原始檔案下載